子貢夫子 開示
豐原 寶德道院 宣筆 邱生 傳示
述論:其言不怍,為之也難!
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
「之不怍」乃指慚愧,「為之也」指實踐。
孔老夫子曾言:「若是一個人連說大話,都
不會感到慚愧者,要他去實踐所說出來的事
情,恐怕也是非常的難。」
普天之下,一樣米卻養著千萬種人,但
說大話似乎佔非常大多數的人口,眾生喜歡
口說大話,並非壞事,但既然能夠訴說出來,
就一定要能夠做得到才行,否則縱使是輕微
的小話,也不能夠說出口,因為一個人的存
在價值並不是能言善道,而是在於誠信程度
的深淺,誠信度夠大的人,凡所說過的話都
一定能夠做得到,否則絕對不敢任意說出口,
更何況是去承諾別人的事情呢?
但是愚昧者反其道而行,嘴裡頭頭是道、
舌燦蓮花,說得天花亂墜,一旦要其落實,
卻遲遲無法交差,最後還落得不告而別的地
步。像這樣的一種人,不但損壞自己在社會
上的品格,更深深耽誤到別人,有時委託者
可能連生命都因此被爾所耽誤到,能不令人
感慨乎!
在十年前,於河北地區,乃有曾某,平
常就愛說大話,並且說謊不會臉紅,雖然事
情做不到,卻非得將自己的能力誇大到像神
一樣的威風,熟識者早就習以為常,但外地
人常有受騙上當者。某次,曾某碰上一隻大
肥羊,這家子盲目的求解官司,卻無太大能
力可以支付律師規費,因此只能求神問卜;
恰巧曾某非常有耐心的聽完苦主的話後,心
想:雖然這家子財力不大,卻也算是小康,
不妨弄些錢來花花。於是,曾某逞其三寸不
爛之舌,將虛無之事說得好像有此能力一樣,
曾某向苦主言道:「幸好你們碰上了我,告
訴你們,昨天我才解決了一宗詐欺案,上星
期才處理完一件索賠案。」更說明了自己認
識那些政要及那些法官,並且拿出與政要人
士合拍的照片給苦主看,苦主乃不疑有他,
依照曾某所說的錢財交付疏通各路關節,一
次、二次拿錢疏通關卡,直到開庭之日期,
苦主家便委由曾某當其辯護律師,無奈的是
曾某不曾見過大場面,當自己該出面辯護時,
居然嚇到當場屁滾尿流,經過一番梳洗之後,
曾某乾脆來個臥地不醒,至此不但讓自己出
糗,更害苦主無端損失財物。
綜觀以上事例,勉勵大眾話語不可說得
太滿,沒有的能力更不該訴說出來,以免誤
導他人,浪費他人寶貴的時間及金錢與心力。
是以,能者必隱三分力,愚者必誇言不費力,
最後吃虧的,必定是自己的大言不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