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reat-wall

陳希夷仙翁 開示            

                        台中禪化院虛原堂 聖筆王生傳真 修因編輯       

詩曰:

自古豪傑馭勁風  

白雲依舊在天空

長城萬里千秋在

不見昔時陸放翁

      

述論:

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

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

            

白話:

忌妒刻薄又爭強好勝的人,

貪圖的只是名利,

到最後肯定是敗局。

心懷慈悲熱心助人者,

即使遇到艱難,也會獲得幫助。

 

說明:

「忮求」是指忌刻(忌妒刻薄)而貪求,

「念勝」是指喜好爭勝。

一位喜好爭勝的人,

因為好強的心態作祟,

就會高估自己的能力,

若是一時勉強為之,

必定會吃苦頭。

 thQWX0PE07

例如戰國時期的秦國國君秦武王,

是一位天生神力的曠世之君,

也是一位爭強好勝愛炫耀之君王,

他勇武好戰,尤好與人比力,

因此,

當時有名氣的大力士孟說等人

都受到秦武王的重用,做了大官。

西元前三○七年秦武王

率軍攻入周朝首都洛陽,

看到夏朝大禹流傳下來的九龍神鼎,

忽然興緻大發,

想藉此機會與孟說比試舉鼎,

以顯示一下秦在列國中的地位。

結果,

孟說手抓兩個鼎耳,

狠狠地將大鼎舉起離地面半尺高,

然後就重重地落下,

並差一點倒在地上。

接著秦武王走到大鼎前,

束縛腰身,挽起衣袖,運氣準備舉鼎。

在舉鼎前,

心想:

「你孟說勉強舉得起大鼎,

我偏要舉起再行走幾步。」

於是秦武王盡平生之力,

同樣也將那鼎舉起離地半尺,

剛要邁步,由於力盡失手,

大鼎砸在了秦武王的腿上

將脛骨壓斷。

眾人急忙把他扶歸周公館,

秦武王疼痛難忍,血流不止,

挨至半夜,氣絕而亡。

時年只有二十三歲。

秦武王身為堂堂一國之君,

由於爭強好勝,

與孟說舉鼎比力失手,

落得個被大鼎砸死的悲慘下場,

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1-140924133237

《說苑•君道》記載:

魯哀公曾問孔子:

「我聽說君子不下棋,

有這樣的事嗎?」

孔子回答說:「有的。」

魯哀公又問:

「為什麼他們不下棋呢?」

孔子說:

「因為下棋時雙方都會相互搏殺爭勝。」

魯哀公又問:

「為什麼雙方相互搏殺爭勝就不下棋了呢?」

孔子回答說:

「因為爭勝就會不喜好正道而走邪路。」

故,

敗者吃苦頭,勝者增怨仇,

自恃其強、偏行己路的人絕沒有好下場。

「惻隱」是見人不幸而心有不忍,

此乃仁慈心的表現,

一個人若能救人於危難之中,

必是有大福德的人

所積的是陰騭,

善果報最快也最大。

 IMG_7374

例如明朝末年,

河南有一位名叫柏之楨的人,

為人心地善良慈悲,

常常憐蟲餵鳥,

每到吃飯的時候

都會有鳥雀飛到他家來。

冬天下雪時,

他怕鳥兒找不到草籽挨餓,

就在雪地中闢出一塊淨地,

撒上碎米,讓鳥雀啄食。

有一年鬧土匪,流寇攻進縣城,

燒殺搶掠,眼看大難將至。

來到柏之楨家的時候,

看到有成千上百的鳥雀

聚集在臺階上和屋簷下。

土匪以為一定是無人居住的空房子,

就散去了。

全家老少二十餘口,

個個安然無恙。

正是應了「惻隱心多,遇艱難,

中途獲救」這句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修因 的頭像
    修因

    修因 部落

    修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