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祖 開示
豐原 寶德道院 宣筆 邱生 傳示
隨緣、隨份,乃是謙卑之精神,令心性提
昇後,使自我原先固執的觀念改變,讓言行舉
止落實於行為,且認清本份而隨之具有的處事
態度。
世人之所以長期以來都深深感覺到福氣離
自己很遠,總是一直感受到本身運氣不佳,認
為自己做任何事都不及別人來得順利。
雖然人生際遇各自不同,有人含帶金湯匙
出生,有人則出世在困苦的家庭裡,但出生於
先天條件優渥之人,卻甚少能夠因此而續積祖
德以蔭後代,反倒是生活在困苦環境下的眾生
,更知道奮發圖強、力爭上游,更願意學習,
更能夠刻苦耐勞,按部就班,不斷改變自己跟
上社會的腳步,使生活條件日漸良好,行事忠
厚老實,待人更是做到謙和、不做作、不高傲
,更不因為本身的生活條件差,而喪失對於人
生之鬥志,反而能夠為圖改變日常生活的劣質
環境,乃一切隨順因緣,並且因緣到來,能夠
隨順本身擁有的份量做事。
所謂:隨緣、隨份,乃是當某些因緣聚合
時,雖然本身無法完全比照別人的能力去因應
此一因緣,但卻能於因緣產生時,衡量自己能
力範圍內,把握住當下種種因緣行事,好比:
當有因緣遇到勸募救災,此時手中僅有一百元
,還得為家人打理三餐,或許所剩下的只有區
區二十元,可以用來捐款,此時該下定決心,
將二十元立即捐出,而不該於心裡想著等我有
一筆足夠的金錢時,再來捐款就好了,當然這
樣做也可以,但卻已經錯失掉行善的重要因緣
了。
在人生旅程中,難免會遭遇到種種不如
意事,古來有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
九。」
為何人生道路上會有那麼多的不如意事呢?
為何世人常感嘆福運不彰呢?
其實,並非大眾真的福運不彰,而是世人
皆不知道要隨緣、隨份,才導致生活上許許多
多不如意事之發生,譬如:本身的工作技能不
高,創意能力也差,只能受雇於固定薪資的企
業下工作,於是數年才儲蓄了一些存款,正可
以買一部中古車;但是卻未衡量薪資與積蓄,
執意要買新車,甚至於購買全新的進口車,那
麼扣除掉存款,不夠的部份,勢必得向別人調
借,或向銀行貸款。當繳貸款一段時間後,才
發覺無法繼續繳付貸款時,勢必忍痛將車子廉
讓,才來抱怨福運不彰。
其實不是福運不彰,而是不知道隨緣、隨
份,才會使事情不順遂,是因為你自己太過度
的做超出本身能力外的事情,才導致後續之福
運一直跟不上腳步,最後不但失去車子,同時
也散盡存款,有時還因此負債累累。
凡事要隨緣、隨份,不強出頭,包括:做
生意,僅做本份內的事業,對於不懂的地方,
必須先透過學習,加以磨練,逐漸累積知識與
經驗,以充實自身的能力;此外,也要準備或
累積一些資金,才能來考量投資事業。此後審
視事業,正常運轉所增加的資金有多少,再來
考量是否擴大營業,才能令福氣滾滾而來,達
到不中斷福運的境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