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采和仙翁 降
台中 南天虛原堂 聖筆 王生 扶
中華民國99年10月9日
歲次庚寅年九月初二日
詩曰:
葉落階前恣意飄。風吹草色媚千嬌。
自然之道呈唯美。樂意閑居不用挑。
聖示:吾今日降著:『自然之道』。
第一章 道本無名
道本無名,道非可言,然世之人執著於形象,
重於文字,非假文字道不可識,非假文字,道無以
明。孔子有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雖然大
道不稱、不辯、不言,但道卻因言而顯,言亦因道
而返忘。
道是一種現象,不是一個物體,甚多世人想明
瞭『道』之真意,卻迷失在文字障中而難窺道的真
意,吾今以『雲的變化』說明,以利世人明悟。
天上的雲千變萬化,
有時會呈現有層次如白紙般的『層雲』,
有時會現出一團團泡沫狀的『積雲』,
有時會現出卷如絲縷狀的『卷雲』,
有時雲會變化成『霧』狀,
有時會變化如『片』狀,
有時會變化如『帶』狀,
有時會變化如『塔』狀,
有時會變化如『髮』狀,
有時會變化如『碎』狀,
有時會變化如『堡』狀,
有時會變化如『絮』狀,
有時又會如『翻滾』狀,
有時會如『火山』狀,
有時會如『凝結』狀,
有時會如『斗笠』狀,
有時雲量輕薄如紗,
有時疏落有緻,
有時密集濃厚,然而不論『雲』的外觀變化為何?
其本質始終如一,而『雲』這個字也不是雲,
『雲』是假名,是
『生、住、異、滅』現象的代稱罷了。
若有一個人執著說:『卷雲才是雲』,其他人
所看到所有不同形狀的都不是雲,如此窺豹一斑的
見解,只會落入『名相』之爭,並離道愈來愈遠。
『天是無言之聖,聖是有言之天』,開悟者如
實體驗與感受『道』的真意,並以文字表達出來,
其目的就是要世人以『假之名』以明『真之道』,
一旦悟道之後,就應將文字、名相等工具拋棄,
徹底放下,如此才能與道合而為一,並超越三界也.
又示:吾久未臨堂,今見諸賢生虔志效勞,吾心甚
喜也!吾現以靈光加披參與聖務之諸賢生,使諸賢
生(凡參鸞者皆屬之)靈光燦然,更易入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