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古佛 降
台中 南天虛原堂 聖筆 王生 扶
詩曰:
業力無情難免除,
犁田精進用心鋤,
衣衫襤褸不辭苦,
盡棄凡間桃李俗.
聖示:吾今日降著:『靈語現真』。
第廿七章 溷俗漂泊,業盡安詳
古佛曰:人之幸與不幸,取決於人之心念趨向,
是要堅持己念,或是自嘆命薄,全在個
人一念之間,故若能心不起邪思、意不起邪念,
經常保持正念、善念,即可常自在也。
吾今日領帕褘羅漢蒞堂闡述,以悟世人。
羅漢曰:我乃帕褘羅漢,夙世前我即曾出家學道,
但因心仍有貪念,且胸襟狹窄,加之嫉妒心使然,
曾惡意欺詐一位德行甚高之比丘,導致我多世與佛
法無緣。
距今約八百五十餘年前,我出生於蒲甘王朝時
緬甸的一個漁村裏,自我出生之後,父母即諸事不
順,甚至生活悲慘,在度日艱難的環境中,父母想
方設法的養育我,至我十歲時,母親即交給我一個
碗、對我道:『苦命的孩子,你自己出外乞食去
吧!我與你父親已養不起你了。』從此我就開始過
著沿街流浪乞食的日子,生活過得苦不堪言。
有一日,一位比丘於巡化托缽時,瞥見我蹲在
一富貴人家門口前的水槽邊,撿拾殘餘飯粒充饑,
當時的我身體乾瘦、衣著破爛不堪,比丘甚為憐
憫!對我道:『孩子,你住在那裏?你沒有父母照
顧嗎?』
我回答道:『我父母說我是不幸的人,不但連
累了家族,也連累了父母,因此將我遺棄,我是一
個無家可歸的人。』
比丘慈悲道:『你想不想出家?』
我回答道:『想啊!但我是一個不幸的人,誰
肯收留我呢?何況我會使大家受累。』
比丘慈悲道:『那我度你出家吧!』
當時我開心極了,於是我跟著比丘回到寺院,
比丘幫我受具足戒,並且教授我佛法。
在佛寺的庇護下,時光飛逝,但因我業力深
重,注定在娑婆世界的最後一世,要承受著一生貧
困、忍饑挨餓的因果報應,因此我出外托缽,食物
極少,甚至常常托空缽回來,然因我自知己身業力
之關,故能少欲知足,食不望飽,但求維持這個身
軀就好。在我壽終之後,因我平日精進,內觀起心
動念,工夫日深,因此能捨棄讓我苦惱的身軀,毫
無貪戀的離開受苦一世的世界,心靈超昇於淨土,
證得羅漢之果位也。
古佛曰:『人活百年終歸土,樹長千年劈柴
燒。』世間沒有永遠存在的事物,唯有修行可以超
脫『五行』的束縛,跳離『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希世人能明悟此理,把握難得之人身,好好修真。